2014/11/5 9:11:00 浏览:1366 来源:北京家教网
没有色彩的设计是缺少生命力的”。作为最清澈的视觉语言,作为最强烈的视觉冲击,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并处处彰显着设计师的个人魅力。色彩在产品、包装、平面、服装等各种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附加值,创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明确产品以哪种色调或色彩的设计最能吸引观众的视线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就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一、 色彩与感觉的结合
国外的实验机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他们将参加实验的人员分为两组,A组的人全部蒙上眼睛,B组的人不蒙眼睛,请他们吃同样的美味食品,但把食品全部染上了和原来不同的颜色。把红色的果子酱染成黑色,把白色的牛奶染成红色,面包染成蓝色,未蒙眼睛者一口牛奶还没吞下就全部吐了出来,果子酱和牛奶更是难以下咽。而蒙着眼睛的一组很快的就把东西吃完了,一顿美餐,没觉得有什么异样。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色彩对人们的感觉影响是极大的。也就是说色彩虽然依附于日常生活中,生活可以具有感觉,而色彩可以让感觉更加强烈。
(一)色彩的视觉
色彩伴随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为有了色彩我们才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人生的欢乐。鲁道夫?阿恩汤姆在《艺术与识知觉》中说到色彩时有一段论述:“说道表情的作用,色彩却又胜过一筹,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所传达的表情,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都望尘莫及的。”色彩本身呢并没有灵魂,它只是传达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在设计时应考虑到设计的“七秒钟原则”,即前7秒只被事物的色彩吸引。一旦视觉经验与外来的色彩刺激产生一定的呼应和共鸣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下面把一定对比条件下的色彩视觉经验列出,以便在设计时参考:
(1)色彩的冷暖感:红橙黄代表太阳、火焰;蓝青紫代表大海、晴空;绿紫色代表不冷不暖的中性色;无色系中的黑代表冷,白代表暖
(2)色彩的软硬感: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以软的感觉,反之则感觉硬
(3)色彩的强弱感:知觉度高的明亮鲜艳的色彩感觉强,反之则感觉弱
(4)色彩的明快与忧郁:高明度鲜艳对比强的色彩给人以明快感,反之成立
(5)色彩的兴奋与沉静:红橙黄、偏暖色系、高明度、高纯度、对比强的色彩感觉兴奋,青蓝紫、偏冷色系、低明度、低纯度、对比弱的色彩感觉沉静
(6)色彩的华丽与朴素:红黄等暖色和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以华丽感,青蓝等冷色和浑浊而灰暗的色彩给人以朴素感
(7)色彩的积极与消极:黄橙红象征生命力和积极进取,青蓝紫象征平安温柔向往
(8)色彩的进退感:对比强、暖色、明快、高纯度的色彩代表前进,反之后退
(二)色彩的味觉
使色彩产生味觉的,主要在于色相上的差异,往往因为事物的颜色刺激,而产生味觉的联想。能激发食欲的色彩源于美味事物的外表印象,例如刚出炉的面包;烘烤谷物与烤肉;熟透的西红柿、葡萄等等。按味觉的印象可以把色彩分成各种类型。芳香色,“芬芳的色彩”常常出现在赞美性之辞里,这类形容词来自人们对植物嫩叶与花果的情感,也来自人们对这种自然没的借鉴,尤其女性的服饰与自身修饰。最具芳香感的色彩是浅黄,浅绿色,其次是高明度的蓝紫色。芳香色是女人的色彩,因此这些色彩在香水、化装品与美容、护服、护发用品的包装上经常看到。浓味色,主要依附与调味品、陪送食品、咖啡、巧克力、白兰地、葡萄酒、红茶等,这些气味浓烈的东西在色彩上也较深浓,暗褐色、暗紫色、茶青色等便属于这类使人感到味道浓烈的色彩。
下面把色彩的其他味觉列出,以便在设计时参考:
(1) 酸:黄绿、绿、青绿,主要来自未熟果实之联想
(2) 甜:洋红、橙、黄橙、黄等比较具有甜味,主要来自成熟果实的联想,加白色后甜味转淡
(3) 苦:黑褐、黑、深灰色,苦的印象主要来自烤焦的食物与浓厚的中药
(4) 辣:红、深红为主色,搭配黄绿、青绿可现辣味,主要来自辣椒的刺激
(5) 咸:盐或酱油之味觉,以灰、黑搭配及黑褐色为主
(6) 涩:以加灰和绿色为主,搭配青绿、橄榄绿来表现
(三)色彩的听觉
人们有时会在看色彩时感受到音乐的效果,这是由于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的对比所引起的一种心理感应现象。通过色彩的搭配组合,使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产生节奏和韵律,同样能给人一中有声之感。就象美国艺术评论家罗金斯对色彩的魅力作过这样精彩的描述:“任何头脑健全的、性情正常的人都喜欢色彩,色彩能在人们的心中唤起永恒的慰藉和欢乐,色彩在最珍贵的作品中,最驰名的符号里,在最完美的乐章上大放光芒。色彩无处不在,它不仅与人体的生命有关,而且与大地的纯净与明艳有关。”
一般来说,明度越高的色彩,感觉其音阶越高,而明度很低的色彩有重低音的感觉。有时我们会借助音乐的创作来进行广告色彩的设计,在广告色彩设计说运用音乐的情感进行搭配,就可以使广告画面的情绪得到更好的渲染,而达到良好的记忆留存。在色彩上,黄色代表快乐之音,橙色代表欢畅之音,红色代表热情之音,绿色代表闲情之音,蓝色代表哀伤之音。
二、 色彩的特性与谐调
《文心雕龙》中“物色篇”说:“物色之动,心也摇焉。”有人说,色彩似
海洋,丰富又多变,它是涉及光学、化学、生理学、美学、商品学、物理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并且相互彼此之间谐调。
(一) 色彩的光学原理
早在17世纪,科学家牛顿就研究出了光与色的关系,他用三棱镜分析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谱,奠定了现代色彩学的理论基础。它进一步说明了一切色彩的物理现象都是受光制约的,其光波与各种物体接触后,被物体折射、反射、吸收而反映出物体的色彩。在没有光的世界里,我们看不到任何色彩,这就是光的作用,是色彩的光学原理。
(二) 色彩的化学原理
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装饰色彩运用之早可以在当时的史料记载中推其概况。在无数的出土文物中,都记载着色彩演变的痕迹,如刺绣、彩陶、漆器等,这种利用自然界美丽色彩的形式,创造出生活中需要的美的色彩,同时也显示了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品中,色彩也是伴随着艺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原始时期都用红色和赭石色,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颜料是赤铁矿粉;随着金、银的加工工艺成熟,用金银作为装饰的物品逐渐展现出来;18世纪,法国出现用化学分解提炼铝的新工艺,铝质的银灰色就成为当时西欧首饰的流行色。这同样也体现在不同时期的服装材料中新染料与涂料的应用中,他们要依赖各种先进的化学工艺,印刷工艺的技术条件,才能获得极大的推广和发展。
(三) 色彩的物理学原理
颜色是通过感色细胞和感光细胞,将感到颜色刺激的信号传输到大脑中枢的反映,这种传达过程的兴奋期一过,就会使人视觉神经疲劳,视网膜麻木,产生厌倦感,期待新的颜色形象来补充和刺激,这种刺激是来自视觉器官方面的要求,这时,人们对色彩的需求会向邻近色或互补色方向发展。当一些以往的颜色有区别的颜色出现,一定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引起新的兴趣,继而使人们达到迷恋的程度。
(四) 色彩的生理及心理学原理
色彩感觉是依靠人的眼睛发生作用后传递到大脑的,是生理上的现象。色彩学家通过长期对色彩的研究,发现不同波长的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产生色感的同时,透过感觉的冲击作用,必然导致某种复杂情感的心理活动,直接在人的心理产生心理现象,如温暖、冷漠、安静、热闹、清爽等诸如次类感受都来自于心理的作用。
色彩本身就是有个性的,人们对于色彩的偏好往往都带有许多心理上的折射,它也是时代的内涵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与写照。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于人在接受了不同波长的光刺激视网膜后作用于大脑,色彩的物理刺激对人的生理产生的直接影响的心理反映,是人内心活动的一个复杂过程。色彩和人们的情绪关系密切,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应,使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
(五) 色彩的美学原理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自己的美,而色彩本身存在着审美的问题。古今中外关于美的问题有着种种不同的争论,但至少有一点是非常统一的,即美是具体存在并带有时代性的。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都反映着不同的色彩喜好和厌恶,其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都不可避免地受着这些因素影响的制约。
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考虑视觉功能的需要要从形式美感的角度出发,功能与美感之间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如果说绘画是纯审美的情感表现,色彩设计则是功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并时时受到材料、加工工艺及科技条件、色彩流行信息、经济成本市场销售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六)色彩的商品学原理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一个科学门类。商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着市场的份额,商品的质量包含有产品的内在质量和产品的外观包装质量。而色彩是衡量商品外观优良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可能会因为其包装成功地运用流行色设计而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更能在爱心理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可见,色彩的流行能左右商业、贸易,并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就是说商家在制造色彩,消费者在使用色彩,但只有将这两个“色彩”有机的结合起来,消费者才会发现你的产品,使用你的产品。
对色彩的这种认识,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国外众多企业所接受,并由此产生了色彩营销战略。许多企业将此作为市场竞争的有利手段和再现企业形象特征的方式。通过设计色彩抓住美好商机,像绿色的“鳄鱼”、红色的“可口可乐”、红黄色的“麦当劳”以及黄色的“柯达”等。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设计色彩早就成了一种新的市场竞争力,并被广泛使用。
三、 色彩的流行趋势
(一)色彩的流行因素
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和追求是随着社会文化、科学的进步影响而演变发展的。随着新世纪的时尚需要,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出现了流行色。流行色,Fashion Color,是指在一定时期和地区内,被大多数人喜爱或采纳的带有倾向性的几种或几组时髦的色彩,即合乎时代风尚的色彩。
色彩的流行被认为是“最具心理学特征的时尚现象”。我们对于色彩的片好往往都有许多心理上的折射。人们对在教长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几组流行色会引发某种疲劳,因此希望让富有新意的色彩来代替看“腻”了的色彩,这种现象正符合了心理学中关于美感产生的原理。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一种体验,它是一种具有愉悦性、倾向性的体验,这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一种正常现象。
喜欢变化花样,寻求时兴、完善的东西,以达到身心的满足,是人们自发的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使某一种或几种流行色满足了人们一时的审美心理需要之后,人们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色彩再有所变化和创新,这就是色彩流行的奥秘所在。如果不明白我们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二次大战重创以后,许多国家的人们流行穿着黑色和浅素色的服装;60年代经济回升,工业迅速发展,但是服装的流行趋势是重金属色;80年代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希望回归自然,于是出现了天空色、海洋色、植物色、泥土色。现代生活中的人类,较之以往任何时代的人类,因为环境的污染、城市的臃肿不堪,使人们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厌倦,于是现代的人们更加迫切向往自然美。从这些色彩的流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色彩的流行趋势是也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事物,是人们在精神上的一种希望与渴求,是一个时期社会思潮、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心理变化和消费动向的总体反映。
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呈多元化发展,个人对流行色的模仿和追求,是以自由、随意,甚至是自发偶然地进行地。但就社会群体行为来说,流行色的立意和传播,则是可以认可、预测、导向的。作为设计师必须要了解昨天,认识今天,展望明天,依靠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商品市场的变化规律来预测未来,进行预测分析,预测技术和预测应用的研究,发布流行趋势,引导消费。
(二)色彩流行的时空性
人类生活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一年四季,昼夜晨暮交替变化构成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温度、颜色、植物生长等因素变化,导致了客观环境色彩不断变化,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不同的环境色彩造成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色彩苛求。大自然的美千变万化,对人类有很大的吸引力,历朝之人都对花吟诗、对山作词,对水作文,用尽最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些自然物的美,这说明,人类有史以来就是向往自然美的。
1、色彩流行的季节性
在每年发布的流行色预测部分分为春夏季和秋冬季,这是从色彩的衍生心理联想以及自然景色等因素考虑的。春季大地处处一片生机,通常会流行一些跳跃活泼的色彩;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希望凉爽,因此通常流行以白色和浅色调为主要色彩的清爽亮丽的色彩;秋季秋高气爽,流行的多是一种沉重的暖色调;冬季气候寒冷,深颜色有吸光、传热作用,人们希望能暖和一点,喜爱穿深颜色的衣服;、。这就很明显的形成了四季的色彩流行趋势,春夏以浅色、明艳色调为主;秋冬以深色、稳重色调为主,每年色彩的流行趋势都会因此而分成春夏和秋冬两大色彩趋向。
2、色彩流行的区域性 www.dolcn.com
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被大多数人崇尚并结合艘的事物,个人基本上也可以接受。就一般而言,对时兴的东西极端注意和极端不注意的人均属少数。它是一个时期、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是一种带有区域性的社会现象。譬如,中东的沙漠国家,因为很少有看见绿色,几乎所有的国旗上都有绿色的标志;而法国人对草绿却有很强的偏见,因为这能使他们想起法西斯的陆军军服;美国人性情豪放自由,流行色的纯度偏高;德国人比较细腻,灰色系常常成为他们喜好的流行色;亚洲人比较含蓄,在流行色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总的来说,色彩设计必须考虑到产品的销售区域、对象、季节以及流行预测等趋势。针对应用领域的实际需要,将色彩学说、配色原理、流行色应用及相互结合,配合市场营销、经营策略、产品外观与色彩的整体设计相关的因素,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色彩设计。
当今市场上众多的设计,正在急速的摆脱已往的单调色彩,而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人们对色彩的要求也已不仅仅已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功能的审美需要为目标,而开始考虑功能与美感之间的关系,并逐渐受到材料、加工工艺、科技条件、市场销售、经济成本、及色彩流行信息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视觉统一性”。统一性意味着视觉凝聚力,它把所有的东西联结在一起。设计中所有的视觉关系被组织成为一个细腻的依赖关系,所有元素相互支持,相互加强,任何细小的改变都会扰乱这种完美的平衡和张力。所以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应该象罗伊娜一样,当考虑到自己的作品的平衡时,你就应该像一位舞蹈家。即使在细小的色彩设计中,也要考虑进各种设计因素,这样在你的作品中才会感受到灵魂,感受到对人们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