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8/1 9:18:00 浏览:629 来源:北京家教网
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往往是教育中的一个难题。做父母的辛辛苦苦为子女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自认为为子女着想地提出各种教育要求,子女却不理解、不接受您的一片苦心,亲子双方都觉得委屈。这就显示了沟通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学阶段的孩子,自立倾向迅速发展,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提要求时忽视与其讨论、探讨的环节,就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对此,您不必埋怨子女不懂事,而要以理解和对子女的爱心来架起两代人之间的心桥。
通情才能达理
中国有句成语叫“通情达理”,是说说话做事要符合情理。说话符合情理,才有人听;做事符合情理,别人才会口服心服。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首先要理解孩子,即做到“情通”,管理才能管到点子上,教育才能说到点子上,即做到“理达”。
“通情”具体来说是指您体会认识子女内心世界的态度和能力,是站在子女的角度考虑问题,或模拟孩子的心态去猜度事物发展的趋向、结果,是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用孩子的心情去感受,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它包含着“换位”的意思;包含有同情的成分,但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含有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和体会。
“通情”能使您深入地理解孩子,把握孩子的思想脉搏、情感体验、行为意向,自然就为您得到教育子女的正确对策奠定了基础,避免处理问题、教育疏导中的操之过急、主观武断、简单粗暴。“通情”使孩子觉得自己被您接纳、承认、理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愉快、满足,这不仅会使孩子变得更为自信,还可以填补两代人之间认识上的差异,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载体。因此,您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做到与孩子情更通、理更达。
首先,对孩子要有爱心、耐心。可能您会产生疑问:“父母哪有不爱孩子的?”这里姑且不谈那类不负责任、缺乏爱心的父母,就以爱孩子的父母来说,其间立足点是有很大差异的。有些父母非常舍得为子女花时间、精力、金钱,为子女的教育操尽了心,然而其立足点是将子女作为实现自己未遂人生愿望的工具,全然不考虑孩子的实际和想法,结果重者出现因孩子未达到自己的愿望而将孩子毒打致死的悲剧;轻者致使孩子产生消极、悲观、逆反心理。所以真正爱孩子,意味着真正本着为子女的成长着想,而不是凭一己之期望来对待子女,同时将子女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独立个体去看待,才会去了解和真正地关心子女。
其次,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孩子,用孩子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思维、体验,去观察、思考子女的兴趣爱好、忧愁烦恼、需求愿望。这样要求的实质是要您尽可能排除自己的经验如知识、价值观、人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的干扰,用一颗客观、同情、愿意感受并且敏于感受的心去接触孩子的内心世界。如前所述,有些做父母的往往会以自己的眼光就事论事地判断孩子的行为:孩子如与异性交往,就怀疑是谈恋爱了;一次考试失败,就认为肯定是孩子学习不用功;偶尔与老师、父母的顶撞就成了了不得的思想品德问题。结果,造成教育子女的失误。
再次,在上述基础上运用前面提及的心理学分析的框架分析子女的行为,找准孩子思想行为中的关键因素或主要矛盾,分析诱发孩子出现或可能出现问题的内因与外因,探求孩子在问题发生前后的心理状态,从而“对症下药”;同时还要思索判断孩子能否接受并重视您提出的意见,能否达到您提出的要求等等。最后,要勇于反省,经常自查自己的言行,以防止对孩子产生不良示范作用。